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是再小的帆也能远航”……伴着羽泉的《奔跑》,视频里的梁世杰正单手骑着自行车,另一只手里举着手机,他的脸占了手机一半的屏幕,另一半屏幕里的四个骑行“蒙面侠”依次排开,正对着他招手。
踩着山地车、带着骑行头盔、穿着防晒衣、按照整齐的队列骑行,每次遇到其他车队,他们总会竖起大拇指为其他车队加油,但他们骑行的脚步却不曾停下,每当“破风”超越一组车队,就会给他们带来快感,而这一次次的超越也成为他们修行路上的宝贵经验,“我们是一群‘风’孩子,我们要‘乘风’而来,‘破风’而去。”
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零到一,需要跨过无数的困难。若一切从零开始,你是否能毫不畏惧的向前?他能。因为热爱,因为前辈的选择,他一个人,扛着一个只有名字的协会,开始担起了原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2014年,中学就爱骑行的梁世杰进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珠江学院)就读并加入珠江学院自行车协会,开始了他大学的骑行之旅。刚加入协会的梁世杰经常跟着师兄师姐去骑车,师兄师姐即将毕业的时候,“你来当会长吧!”师兄丢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就把“有名无实”的协会交给了梁世杰。梁世杰思前想后,最终决定成为接任会长。而这时,协会的成员只有梁世杰一人。
接任了会长之后,梁世杰开始频繁带领同班同学去骑车。不久,他为了让这个只有名字的协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协会”,就把班上的好朋友、好兄弟拉进协会。至于为什么要加入协会,他们都笑着告诉记者,是梁世杰把他们“坑”入会的。“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只是想买辆自行车骑去街口买点早餐之类的,后来他就天天组织我们去骑车,骑着骑着就入会了。”羊文彪指了指梁世杰笑着说。就这样,通过身边好友的加入,协会不再是一个“名字”。
而随着新学期到来,社团招新接踵而至,梁世杰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他带着亲手组建的新团队开始为协会注入“新鲜血液”,在他的努力之下,自行车协会的人数从他一个人上升到了80人。
2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相知,他们最开心的是拥有一起骑车的那些日子。有人说,人生最幸福莫过于得一两知己,他觉得最难得的是他们实现了共同的骑行目标。
环海南岛骑行是一件辛苦的体力活,但是在旅途中的乐趣似乎让他们忘掉了体内的乳酸。羊文彪说:“我体力不好,所以总是要骑到他们前面等他们”。一说起这件事,梁世杰就抱怨称:“羊文彪在前面就是黑夜,在我们后面就是光明。”赖李生解释道:“羊文彪在前面我们老是追不上他,我们就看不到希望了,慢慢的就不想骑了。”羊文彪也因此从“领头羊”变成了队尾。而像这些在骑行中玩笑,让他们的环海南岛骑行多了一分乐趣,少了一分辛酸。
聊的正起劲,羊文彪突然看着梁世杰问:“你为什么想骑车?”还没等梁世杰反应过来,羊文彪说道:“因为跟我们几个傻瓜一起比较开心吧?大家都是傻瓜。”似乎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默契,羊文彪说完,他们都会意的笑了。
3
“你看过了许多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女。”对于骑行的人来说,在途中永远都能看到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人和事。而对于梁世杰他们来说,途中的人和事,都是他们人生路上修行的最美风景。
骑行圈里流行着一句话: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对他们来说,骑行本身就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每次遇到上坡路就会告诉自己,有上坡就有下坡。人生也是一样的嘛,起伏不定。”梁世杰很享受骑车上坡下坡时的乐趣,“当然,有时候骑车也会很累,如果很累还没有到终点,就会觉得看不到尽头。”赖李生有点无奈的说。“所以啊,真不知道上辈子欠你什么,这辈子才会和你一起骑车。”羊文彪敲着桌子用哭笑不得的脸对梁世杰说,弄得在座人都哈哈大笑。
在梁世杰的心里,能够和他们一起环海南岛骑行是件很幸运的事情,虽然他们原本计划环台湾岛骑行,但繁忙的学业让这个计划“搁浅”了。对于已经去过骑行最高点——川藏线的羊文彪来说:“有些东西,经历过就行了,不一定说要坚持到底。因为骑行对我来说,是一种修行。在骑行过程中,我看过了很多风景,经历了很多事,看过了很多人,也吃过了很多苦,这就足够了。”
虽然车协已经换了新会长,但每当车协的成员看到梁世杰,依然会喊他一句:“会长大大”。虽然梁世杰和羊文彪、赖李生、何建升的环海南岛骑行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们“乘风”而来,“破风”而去所建立起来的感情,已经深深扎根在了彼此的心里。虽然他们因学业而停下骑行计划,但他们这群“风”孩子,依然骑行在生活这条路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37983820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