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我校于12月5日下午在1-401会议室召开“2023年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教务处联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发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奋根出席并主持会议,教务处副处长张峻、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主任以及学校各类课程思政项目负责人参与研讨。
研讨会上,各课程思政项目负责人就目前开展课程思政项目的思路和举措积极发表意见,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金灿详细介绍了其主持的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项目——《电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几种开展方式:首先,在课程开篇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科技企业被打压,芯片被卡脖子的例子,引入课程思政,告诉学生要做好基础研究,积极技术,打破限制;其次,在课程讲授中,通过引用有关电学的经典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第三,在实验中引入课程思政,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坚韧的精神。最后,在课余让学生观看指定的央视纪录片,并要求撰写小论文。
同时,李院长也谈到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挖掘的思政元素不够丰富、在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难等问题。
商学院钟德平老师分享了《国际物流》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主要围绕为什么开展、如何开展和开展得怎么样进行了详细分享。其负责的《国际物流》课程在2019年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20年立项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一流课程,2021年入选省教育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2022年教学资源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栏目,2023年入选省本科高校教学管理学会优秀案例(展播课)。钟老师认为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难点有:第一,项目团队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团队的搭建;第二,挖掘哪些适合的思政元素;第三,专业知识点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及尺度的把握,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来自设计学院的杜彩兰老师在研讨会上汇报了其负责的示范课堂的研究与开展情况,她提到了《模型制作》第五章第一节,以苏州博物馆和介绍建筑大师贝律铭为教学内容,表明了课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育人目标要求,并且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设计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终通过教学内容提炼出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和创新的必要性,融入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的思政点。
杜彩兰老师在最后也提出了在教学中比如如何扎实推进到教学班级中及推进的标准与质量把关的难题,并在研讨会上展开了探讨。
科研处周梦璇老师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项目进行分享,她表示这门课原本就跟思政元素分不开,基本上每一节内容都能进行课程思政。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共也就8次课,综合教研室对每节教学内容都规划得很详细,所以这门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相对来说难度不是很大,这个课题研究的推进主要要看下学期的课程教学实施推进。另外,其就老师们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发表了看法。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在理念推广方面的工作还是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来牵头,教务科研部门积极协助,目前学校在奖励机制、鼓励力度方面也正在不断加大,相关制度保障也在完善。对于认定类的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周老师建议老师们在建设周期内,对照学校下发的“课程思政”项目申报文件中提及的“六个一”项目建设成果进行成效展示。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尚昆老师认为:参加本次研讨会受益匪浅,倍感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希望能与各个兄弟院校积极开展合作,扎实推进课程思政走深走实。同时,杨老师指出,课程思政应秉持“能融就融,当融则融”的原则遵循,找好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紧密切入点和结合点,不能生拉硬拽,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为了凸显课程思政的作用而荒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人文学院的卜超群老师、传媒学院的沙德芳、王欣颖老师以及商学院的吴韬老师也分别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提问和探讨,并深入交流分享了专业课与思政元素融合方法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最后,杜奋根院长在总结中提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广大教师要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战略地位。在开展课程思政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思政元素,更要把挖掘到的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到课程里。
对于我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杜奋根表示:首先,要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效合作。在深入调研和经常性交流的基础上,发现课程思政理论问题和教学难点痛点问题。通过协调,合作申报课程思政教研教改课题、合作撰写教研论文、促进专业课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其次,深度挖掘高校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专业知识的历史起源入手;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进行挖掘;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挖掘。第三,由学校及教务部门牵头,集合思政课老师和课程思政老师一起开展学术研讨或教学展示,让老师们互相启发,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突破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共同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杜奋根最后强调,课程思政不是让专业课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做“加法”,而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变,老师们在讲授专业课的时候应注意调整教学方法,把思政元素合理融合到各类专业课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会进一步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机制,完善考评机制,在学校党委和教务处的带领下,马院积极参与,持续跟进,合力把课程思政做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87983820;020-87979603;
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