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晚,广东省作协会员、从化区融媒体中心总编室主任余伟文先生在华珠19-403开展了一场题为“从《铺锦》浅谈跨文体写作”的文学讲座。到场的嘉宾有从化区政协文史委陈少烟主任以及朱灿坚、孙艺涵、刘汝兰、叶治平、李伯强、黄立全、黄金妮、黄炳锟等从化区文学爱好者。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斯月博士、传播学教研室田秋霞主任,2023级汉语言文学、传播学专业学生以及鹿鸣文学社社员共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陈军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余伟文先生以“跨文体写作概述”为着重点,说明了跨文体写作是一种跨越不同文体的写作方式,旨在打破传统文体的界限,创造出独特的文学形式。
余伟文先生认为跨文体写作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并且,跨文体写作是一种极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写作方式,它不仅可以丰富文学形式,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家的思想和情感。随后,余伟文先生结合“跨文体写作特点”,谈及到自身的写作创作经历。他于2011年开始涉猎文学,初入行可以说是野蛮生长,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写作理论,这反而使自己的跨文体写作可以有效地将散文的表情达意,小说的厚重宏大融合在一起。在他看来,要想在散文中读到小说的味道,非跨文体写作不能表达。
接着,余伟文先生从他原创作品《铺锦》作为讲解文本,深入解析跨文体写作。 他称“文章的开头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好的开头成功了一半。”以《铺锦》开头为例,简介的开头,时间、人物与因果的完美交代勾起读者无限兴趣。对于中心文本,余伟文先生更是以《铺锦》中的句子为例一一解构,分别讲解极简语言、捕捉重点、倒叙、悬念设置、铺垫承接这些他在文章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说明文章结构不宜平铺直叙,要留有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更加清晰体现了跨文体写作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的特点。
讲座的最后,余伟文先生更是提出两点写作时的重要创作手法,他认为人物是散文的灵魂,在人物命运跌宕悲欢离合中展现宏大叙事,文学是人学,没有写人物的文学不可想象的。这也是他写作的独有风格,他运用跨文体写作,不仅仅是将“像人血肉”的散文和“像人骨架”的小说结合,更是把承载人的灵魂的人物写到文章中,展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他还认为写作应注意节奏,在节奏中呈现波澜起伏的美感。
互动环节氛围也极为热烈,人文学子积极参与发言,就跨文体写作的特点,赏析文章语句,解释震贪楼等问题与成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请教。余伟文先生都一一作了解答并送上自创书籍作为鼓励。
此次讲座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跨文体写作的兴趣、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学习了跨文体的写作方法,还让大家从余伟文先生文学成长经历中汲取了成功经验,拓宽了未来发展道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87983820;020-87979603;
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