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珠传媒学院”人文湾区视域下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入选”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重点文艺研究课题’”
近日,广东省文联对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优秀文艺创新案例”“重点文艺研究课题”入选名单进行公示,我院“人文湾区视域下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研究课题光荣上榜。
此次课题获得省重点文艺研究课题是对华珠传媒学院教科研热情地肯定,也是传媒学院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的一大突破,标志着传媒学院在教科研实践工作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张静民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首先,我谨代表学院对我们此次科研项目成功立项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此次项目成功立项是学院老师们集体努力的成果。在过去一年里,学院一直在积极筹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此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研究项目之一。自中心建立以来,学院广纳人才并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作为力量支撑。学院聘请国家二级教授刘广宇作为我们的特聘教授,并吸收了一批专业的教师参与到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的研究当中,为我们的研究添砖加瓦。同时,本次课题顺利立项也得益于我们项目选题本身的精准度。项目以大湾区非遗影像作为研究对象,精准把控研究范围,对大湾区的非遗文化传播具有适宜的决策参考和实际指导价值。这一项目成功立项初步证明了非遗影像研究的科学研究必要性。那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要“守住初心”,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地进行实际调研研究,同时我们不应“关起门”来搞研究,要“打开门”与其他实力院校合作,一同将我们的项目做大做强。
自“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我院就致力于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以研促教,把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融入我们的教学体系中,让其成为了我们教学的一大特色。我相信在我们学院乃至学校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之下,我们学院的科研水平能够得到稳步提高,同时也能够助益于我们学院本科教育领域地拓展以及教育教学水平地提升。
刘广宇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特聘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艺术瑰宝,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它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发扬。影视艺术作为新时代的一种传播媒介具有服务社会,进行文化传播的使命及义务。我们本次的课题研究将研究范围选定在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用丰富多元的影像媒介去拓展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艺术瑰宝的传播方式。这样,我们在大力发掘传播大湾区本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文艺研究课题离不开校方为全校师生所搭建的良好的媒介实践学习平台与科研平台。在校方的支持下,我们正一步步有效的推进着我们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研究进程中,我们每个人应该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研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水平,一方面为学院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都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王江荟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
此项目在学校和学院领导高屋建瓴指明方向后,集结学术大咖为教师与同学们打造学术高地的一次实质性进展。当我们看到广东省文联发布项目申报通知的时候已是暑假了,我与我的“科研搭子”——广编教研室的石振宇老师(现已申报全日制博士)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打磨项目申报书,石振宇老师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刘广宇教授多次电话与线上指导我们修改本子,直至DDL前一天完成了提交,焦灼等待后得知项目立项,团队成员们都备受鼓舞。
华珠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极具地域与文化优势,校领导们非常重视非遗影像的创作与传媒学院的发展,校方结合二者引进专家教授为我们护航,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自“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后,刘广宇教授不负使命,身体力行地带领我们走进非遗影像的创作与研究中,其中科研立项3项,非遗电影《行花街·行大运》已通过国家电影局备案,非遗纪录片《流溪纸》也正在拍摄进行时。随着一个接一个的项目落地,我们信心倍增,希望日后能完成更多更好的课题。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媒学院将继续致力于以研促教,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学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带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87983820;020-87979603;
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