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2022级新生能够更迅速地适应新的学习阶段要求,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上确立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华珠传媒学院于9月14日晚在学校体育馆向600余名新生开展了“传媒学院新生教育周活动——开学第一课”。在向刚入学的新生提出殷切希望的同时,为他们解答在这个融媒时代,我们应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传媒人。
本次活动邀请了广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安勇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到场的院校领导、老师有:学校副校长郭霖、传媒学院院长张静民、传媒学院副院长孙玮、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日清,传媒学院各专业考研室主任和专任教师、辅导员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任教师贾璐冉主持。
主讲嘉宾安勇以“浅谈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传播人才的需求”为主题,分享了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的背景、对全媒体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运营思维、体制机制创新、国际化视野和表达、出色的传媒技术开发、个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的媒介环境中,他分别从战略战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生产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解剖,通过航拍的短视频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
为了面对面近距离解决同学们对自己专业的困惑,设立了现场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学传媒最看重的是原创,应怎么样才能区分抄袭和借鉴。安勇老师回答道:“拍摄的手法,优秀的表现方式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所有的借鉴我们都应化为自己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感情,从借鉴到学习再到超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每一位刚入学的新生面前都摊开了一张白纸,那我们应该应该如何将这张白纸添上美丽的颜色呢,让它在四年之后呈现成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呢?对此,张静民院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用幽默风趣的话语阐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且通过九个方面来分析一位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目标:学习;
二个方向:就业还是读研;
三从:从法、从德、从心;
四得:学得、做得、舍得、懂得;
五个一工程:悦读一本好书/周、学拍一部好作品/月、进行一次田野调查/学期、参加一次专业大赛/年、拿到一个毕业文凭/本科;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次量衣一次裁;
八戒:一戒破坏生态、二戒残害生灵、三戒心术不端、四戒胸无大志、五戒奢靡淫欲、六戒烟酒赌毒、七戒娇贪懒、八戒眼高手低;
做到这些才能“久久为功”。张院长告诫新生们毕业设计应从现在就思考,才能拍摄出有时间份量的东西。
在讲座中,一位来自播音2201班的新疆男同学铁忠良,他在回答张院长提问新生“上大学我们是为了谁而学,为什么要学?”时回答道:“我们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乡!”这句话赢得了在场的所有人的热烈鼓掌;他也在交流环节中就“如何组织好自己的团队,去有效传播自己家乡的文化。”与安勇副总编进行了交流。
通过本次讲座相信传媒学院的每一位学子对于自己的专业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加明确自己在大学四年应该如何不断学习,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安勇简介: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现任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主要分管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广告经营等工作,采制的多部新闻作品曾获得多项国家,省、市大奖。全媒体传播中心总召集人,近年来围绕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改革开放、红色文化传承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和事件推出一系列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新闻作品,把主流价值贯穿于新闻舆论、宣传、融媒传,社会服务、公益行动“四位一体”之中。重点打造了《新山海经》、《复兴路上》、等一系列4K精品纪录片,《海上来客》4K纪录片荣获2020年度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大奖,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际传播纪录片。同时,聚焦聚力“移动优先”,打造“1+2+N”融媒传播矩阵--即全国城市交换数据云平台、“花城+”和“花城FM”APP,以及多个各类新媒体账号集群构成的移动传播矩阵,全媒体矩阵总用户数超4500万,2021年全年总点击量超386亿,据CSM权威数据,“2021城市广电新闻融合指数”全国排名第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87983820;020-87979603;
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