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以“粤港澳大湾区影视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格局”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举行。这次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同行业界人士开讲。论坛取得了积极成果,广大师生反响热烈,纷纷表示专家学者的报告精彩,具有学术引领性、深受启迪。校领导蒋恩臣、林伟初等出席盛会。
论坛由传媒学院院长梁深洪主持。
应邀参加学术论坛的专家学者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宏复;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珠江电影集团副总经理黄昌宁;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甘小二;暨南大学教授谭天。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广州从化区资深媒体人邓嘉乐;区文广旅体局总工程师申国海;区图书馆馆长邱跃;区博物馆馆长李小梅;区文化馆馆长冯奕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鑫;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曾成茵;广东鸿客实业集团广州公司总经理许文等业界同行。
在论坛开幕式上,蒋恩臣在致辞中指出,“多位著名学者、行业专家前来作学术报告,引领华珠探索影视传媒建设的新路径,指导学校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把握“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昌宁:《粤港澳地区大湾区电影业发展观察》
黄昌宁从近两年国家几个重要文件和行业相关政策解读入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一些问题,展望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未来大湾区电影创作生产会更加活跃、资源整合会更加集中、合作交流会更加频繁、政策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他寄望加强影视教育,把握发展机遇,把广东电影发展推向新的台阶。
甘小二:《广东电影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甘教授主要从电影艺术,电影工业两方面展开。他详细讲解了电影中摄制组,剪辑组,视效组,调色组,混录组,制片组的人员构成,并提出产教融合的本质是贯彻“以创作实践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符合电影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的观点。
谭天:《短视频的前世今生》
谭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电影时长、媒介、制作、传播的演变,微电影的概念及发展趋向。围绕“短视频的前世生”,论述了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迭代升级,信息媒介载体由文字到图片并逐渐进入了视频时代,短视频随着视频时代的划分而出现。他还从从短视频的生态、制作、传播、运营等方面解读了短视频的前世今生,预测短视频的未来走向。
周星:《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影视专业发展思考》
由于疫情原因,周星教授通过5G网络直播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周教授认为,高校电影人才培养作为当前许多艺术类高校的培养趋向,影视艺术相关专业的地位和重要性在逐步提高。随着时代的要求,影视艺术已经拥有多个详细分支的专业,形成了更大规模的戏剧影视形式的展现。周星教授列举了多所国内外著名的电影学院,将当前的艺术类高校分为内聚性电影学院和综合性艺术类高校两大类。例如,影视表演专业、录音艺术专业、导演专业等,他们的存在超越了电影艺术的本身含义。他建议,作为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提高创新能力,注重于自身、立足于自身,脚踏实地地发展专业。
李宏复:《影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李教授讲解了民族志和影视人类学的相关概念,结合实际重点讲述了田野调查法。通过田野调查的准备、开始、调查、以及撰写补充调查报告四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影视人类学田野调查法的应用,提倡着眼于熟悉细腻的微观田野,关注本土文化,把握普遍性中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研究,文本与影像相辅相成,善用短视频、纪录片形式,保护传统遗产,推动影视发展。
导演创作论坛:《龙桥水一族传奇》
当天晚上,举行了导演创作圆卓论坛。研讨会认为,传媒学院学生要了解地域文化,更多地了解从化区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风俗特色等。在学习创作中,应融入更多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传媒学生们的创作提供了元素和创作灵感。与会专家认为,要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为传承非遗服务,实现校地互利互惠,达到共赢的目标。
在《龙桥水一族传奇》剧本讨论过程中,申海国从电影、生态环境、乡村振兴、人文风情以及文化等介绍了从化区的优秀特色。邓嘉乐作为剧本的创作者,希望以非遗文化为窗口来宣传从化。这个情景剧是以从化的自然文化、非遗项目和抗战历史相融合,以水族舞为主线进行创作的。邱跃认为要更加注重在情景剧的制作过程中收集非遗文化、风俗民风,并将其编辑成册收录到图书馆。肖文照教授指出,做片子更要注重人文精神,要以一条主线贯穿。刘玉春、王欣颖、王江荟、游耀旺等教师在发言中表示,要更加注重片子的制作方式,提出了用微电影、舞台剧、纪录片等多种展现方式,希望有更多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87983820;020-87979603;
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