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定位
立足广东,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传媒艺术等产业智能化升级的人才需求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核心理论,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的复杂场景(尤其是影视传媒艺术领域)的工程问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影视传媒艺术、互联网、电信、银行、信息、智能制造等各类行业人工智能工程相关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测试、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满足行业需求、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创业思维活跃、综合素质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修业年限为四年,修业合格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为170。其中必修课程学分为142,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为21,个性化发展平台课程(选修)学分为7。
素养要求:本专业要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本学科必须的数理基础、专业所需的计算机相关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包括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与推理、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大模型应用开发、多智能体技术及应用)及专业拓展相关性知识(包括游戏设计、虚拟现实、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熟悉一个或多个垂直行业应用的领域知识(包括影视、传媒、设计或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能力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人工智能算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具备一定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与评估能力,具备跨场景工程落地能力。
四、课程体系
(1)主要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及算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知识表示与推理、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大模型应用开发、多智能体技术及应用、多模态技术、ROS2机器人编程
(2)主要专业实验
Python程序设计实训、数据结构及算法(Python)实训、机器学习实训、深度学习框架实训(PyTorch或飞桨)、知识表示与推理实训(知识图谱)、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LangChain)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8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室2间,公共机房13间,实践教学基地2个,校企合作单位5家。
七、就业前景
学校倡导人工智能赋能影视传媒艺术,大力发展AI+影视传媒艺术,人工智能专业学生也可以就业于影视传媒艺术等领域,从事AIGC产品开发工程师、AI影视应用研究员、智能影像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开发、AI美学工程师、AI多模态内容设计师、AI创意设计师(广告/视频方向)、虚拟角色技术总监、人工智能艺术家(动画/影视)、AIGC应用师(融媒体方向)、AI视频创作者(自媒体/综艺)、AI影视产品经理、影视AI解决方案顾问、AI媒体内容审计工程师、AI内容伦理研究员、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师等岗位工作。
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是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产业,几乎每个行业都需要人工智能赋能,传统的信息系统需要AI重塑升级,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求较大。目前,除了传统的信息技术产业外,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可就业于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制造等行业,在AIGC、AI伦理与合规等新兴领域就业形势较好。毕业可从事提示词工程师、智能体工程师、AI训练师、算法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数据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工程师、NLP工程师等技术岗位,从事与AI有关的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
八、报考建议
选择人工智能,拥抱智能时代,欢迎每一位有志于拥抱智能新时代的同学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特别欢迎勇于面对时代挑战、热爱软件开发、重视数理基础、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同学进入人工智能专业学习,你将无悔青春、无悔时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37983820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