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舞蹈艺术概论、舞蹈鉴赏、中国舞蹈史、西方舞蹈史、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技术技巧、剧目排练、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等多方面课程的基本训练,能够在文艺表演团体、教育部门、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表演、教学、宣传、文化活动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理论知识和舞蹈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以及掌握基本的舞蹈编创能力,能够在文艺表演团体、教育部门、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表演、教学、宣传、文化活动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四年,总学分为176。其中必修课程学分为15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8,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为15。学生主要学习表演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表演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娴熟的舞蹈表演能力。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担当精神和科学精神;
2.知识要求
(1)熟悉并了解中外舞蹈史、发展脉络及学科前沿;掌握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的专业知识。
(2)掌握与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
(3)了解舞蹈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
(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能力要求
(1)具有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
(2)具有相关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和舞蹈编创基本能力。
(3)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熟悉有关文艺的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个性化发展平台四大板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涵盖了思政课程、语言课程、身心健康、创新创业课程、通识素养五个模块。专业教学平台涵盖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四个模块。核心课程包括:舞蹈艺术概论、舞蹈鉴赏、中国舞蹈史、西方舞蹈史、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技术技巧、剧目排练、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等。
实践课平台包括军事技能、劳动教育、基础实训、艺术实践、剧目排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含答辩)等七个模块。个性化发展平台包括国内考研、国际课堂、创新实践、素质拓展平台四个模块。
五、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专业阅历结构较为丰富合理,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推进了服装专业建设的发展。目前,本专业专任教师14名,其中30-55岁的专任教师数为12人,教授2名;副教授7人;讲师3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14人。专业教师学科背景丰富,拥有表演专业背景老师10名、服装设计专业背景教师1名、服装营销专业背景教师1名、艺术形象设计专业背景教师2名。除此之外还聘请各大知名院校的多名客座教授来本专业授课,丰富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六、教学条件
舞蹈表演专业致力于发展与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实践教学场所及实验实习设施经过近年的发展,初具规模。主要包括形体与舞蹈室6间、摄影棚1间、融媒体空间1间、化妆与造型室2间、服装工艺制作室3间、服装配饰设计室1间等。以及专业级摄影器材300多台、专业录像机等相关配套的设备若干。并与广州广州艺红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珠海倾城造型形象设计有限公司、因莱(广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渠道广泛,市场需求量大。毕业后可从事中、小学或社会文艺团体、文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时尚传媒、影视娱乐机构、演艺公司、文化公司、电视台、航空公司、高校及培训机构教师等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舞蹈编导、舞蹈影视制作、艺术管理及组织协调、群众舞蹈普及和其他相关工作等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八、报考建议
喜欢舞蹈表演专业,想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舞蹈编导、舞蹈影视制作等方向的爱好者,可以报考本专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视频号
党政办公室:020-87979913
教务处办公室:020-81193560;020-37931025
学工处办公室:020-87982606
招生办公室:020-87983820;020-87979603;
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后勤保卫处办公室:020-87978122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传真: 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 020-87979913
邮箱: zjxybgs@scauzj.edu.cn